“垃圾专利”的标签不能乱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3-13
“垃圾专利”的标签不能乱贴

  随着2016年我国专利数据出炉,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但有舆论质疑,中国专利有很大比例都是毫无价值的“垃圾专利”和“泡沫专利”。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也有委员、代表带来提案议案,希望国家重视“垃圾专利”现象。

  那么,“垃圾专利”现象是否的确存在?进而可以得出我国近年来专利快速增长存在泡沫的结论呢?记者为此进行走访调查,并与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希望给读者一个答案。

  抛开申请主体谈“垃圾专利”是个伪命题

  “国内发明专利主要申请来源为企业,大概占八成,这一大块不存在垃圾的问题。”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委员直言不讳地说。

  江苏是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大的省份,而南京又是国内高校数量较为集中的城市,按理说,高校院所的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应该较高。但是记者走访了省内规模最大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发现,企业、高校、个人的申请比例大致为65%、30%、5%。同时,记者也查询到南京正联等其他几家较大规模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数据,发现这一比例相近。

  田力普认为,抛开专利申请的主体谈“垃圾专利”就是一个伪命题。但他并不否认,目前我国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中,存在一点泡沫,“这是因为政府过去的鼓励政策,但是现在越来越少了”。同时,他也曾对企业专利的转化率做过调研,大约在80%左右。

  “在没有转化的企业专利中,有一部分不是用来转化的,比如围绕核心专利而建立起来的专利墙,那外围专利就是用来防御的;还有一些是超前布局的专利,现在不用不代表以后不用。”田力普说,“这些都是使用方式的问题,并非垃圾。”

  高校专利为啥成了“睡美人”

  “我们的专利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尤其是在高校里,是用来评职称、写报告、验收结题的,这个导向就不对。”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张勤委员认为。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委员告诉记者,很多高校院所、国有企业对科技人员评价指标体系中发明专利数量有明确要求,国家纵向科研项目也大多设置了专利数量的考核指标。

  除了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单一,转化渠道不畅也导致高校专利成为“专而不利”的“睡美人”。

  从国际上来看,高校专利技术的转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专利许可给企业。另一种是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或技术入股。

  张勤回忆起他在美国留学时,导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公司总裁。他在学校里学习,又到公司做研究。“我留学是1987年,而我们国家为了这个事情争论了很长时间,直到去年中央发了一个文件才放开。”

  用制度唤醒沉睡的专利

  “大学的沉睡专利,每年开两会都在讨论,但它就是解决不好。”说起这事田力普直摇头。他认为,根本问题在于高校纵向课题产生的专利具有国家所有权的属性。

  国外高校也有国家投资,为什么能处理好呢?“这涉及到一个思想观念的问题。”田力普说,不要总防着科研人员多得了什么好处。

  张勤举例说,斯坦福大学从来不做成果转化的前置性审查,教授出去跟谁合作学校不管,但是利用学校设备和项目产生的专利是有一套制度的,“你到外面办公司,没搞成我不管你,你搞成了我就收专利费,大家有一个分成比例,这个制度多好!”

  反观国内,前置性审批仍然挡住专利转化之路,其中定价评估成为各方扯皮的大问题,同一个专利,有的可以评到几个亿,也有的评到只有几十万。

  “跟有市场开发能力的巨头企业结合,还是跟一个很小的企业结合,市场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张勤说,他曾经和财政部一起去美国、加拿大考察知识产权评估,结果发现国外只制定评估的标准,而不是一个绝对值。

  高校专利转化仍在不断深入推进中。2014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通过股权投资重点扶持2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初步形成了“1+2+20+N”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我认为这个方向还是蛮好的蛮积极的,但路还很长。”田力普说。

(责任编辑:王蔚)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