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回看百年来的峥嵘党史,无数共产党人为救国救民、强国富民作出彪炳千秋的贡献。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建党恰风华正茂。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清楚:风雨来袭之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披荆斩棘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即日起,本报开设“红色印记”栏目,透过文字和镜头追寻昆明最具历史意义的红色根脉,讲述昆明这片热土之上的红色故事,把初心使命书写在忠诚为民第一线、定格在全面小康征程中,将百年奋斗延伸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南天忠烈,万古流芳。”苍松翠柏间,云南第一步红色足迹长存于此。 来到位于昆明北郊的黑龙潭公园,向东步入龙泉山麓,沿公园东墙边山坡有一条数十米的石阶,56台石梯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信念,向上攀登,即进入松林岩壑间的昆明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云南籍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王德三、吴澄、马登云、王复生、张舫的忠骨,以及刘平楷的遗发。 庄重地举起右手,一句句重温入党誓词。如今在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很多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每年都有这么一次“雷打不动”的活动。面对烈士墓碑,他们总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6位烈士的音容笑貌和为了人民幸福洒热血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可以清晰看到,56个民族的英雄儿女为翻身求解放,建立新中国而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的身影;可以深切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成功,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结果。在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正一幕幕重现着。 赤血遍洒 迈出云南红色足迹第一步 1926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在昆明平政街节孝巷24号(现55号)成立,吴澄当选为第一位党支部书记。这是云南第一个中共组织的诞生,是云南历史上光辉的里程碑,标志着云南各族人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命运,开始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斗争的伟大征程。 王德三像(资料照片,1926年)。 (祥云县文物管理所提供) 1927年3月1日,在中共特支成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委员会成立,王德三(名懋廷)任书记。下设工人、农民、妇女、军事、学生、民运委员会,领导各项具体工作,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势下,云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1930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云南省临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正式选举中共云南省委,王德三当选第一任省委书记。 王德三担任中共云南组织主要领导人期间,在省委设立农民运动委员会、工人运动委员会,建立巡视制度,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第一个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文件,提出了在民族地区组织开展革命工作等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当时的云南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多名中共党员被捕牺牲。王德三一面坚持斗争,一面决定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云南紧急情况。在1930年11月19日,王德三行经安宁长坡时,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同年12月,吴澄、李国柱这对革命夫妻,也互相勉励着昂首走向刑场。 “古言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儿已处此境地,如果要偷生苟活,那就要做出些无廉耻的事情,天下人听见云南,就要骂王懋廷是个无耻的人……儿现时只有拿定主张,把身子献给人类了。我希望儿媳、纪儿和侄儿们,勇敢地去做一个人! 他们的丈夫、父亲和叔父学问很浅,性情偏执,可是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是王德三在狱中留给父亲的遗书,字字铿锵,一名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跃然纸上。 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与吴澄、李国柱、张经辰等人,在昆明从容就义,时年32岁。 在云南这片热土,烈士们舍了生命,开着一朵红花;为了劳苦群众的幸福,将赤血遍洒。 碧血千秋 奋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先烈以其大无畏的胸怀品格构成民族精神的筋骨,激励云南各族人民向着未来奋勇前行。 1935年11月,遭受了严重挫折和破坏的中共云南组织恢复重建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结合云南边疆实际,开创性地组织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城市爱国民主运动、农村武装斗争,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终于实现了云南人民的翻身解放。 1950年2月24日,云南全境解放,中共云南省委正式成立,云南的历史从此揭开新篇章。 “血染山河创业开基扩壮志,功昭日月长征接力有来人。”“德有邻赤心三士,朝闻道碧血千秋。”映着黑龙潭公园的樱与梅,苍松相护的烈士陵园四方亭上题着苍劲的对联。在陵园纪念园山墙上,以“南天忠烈,万古流芳”为题,书写着中共云南地下组织领导云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简史,以及为民主革命奋斗牺牲的云南籍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中重要人物的名字。 据昆明市盘龙区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1985年、1992年以及2014年,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昆明地区革命纪念设施工作小组对烈士陵园先后进行整修扩建,修葺一新。作为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近4万人前往这里祭扫,向烈士墓敬献花篮、默哀,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 “历经峥嵘岁月,烈士们用生命点燃了革命火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也要前赴后继,用行动擦亮这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的招牌。”黑龙潭公园党支部书记张蒙表示,将以更完善的配套保障措施守护烈士。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云南省农村干部学院,加大乡村振兴、各类院校的党员党性信念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责任编辑:李婷 审核:卢秀丽) |